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【生活】壓力鍋上集

上週某天交了個小惡運,首先電話無緣無故的壞了,然後晚餐煮排骨湯時,壓力鍋又不能如常升壓。後來試了兩次,確定問題源自鍋柄的小裂鏠,只要換個手柄及O膠環就OK。


換壓力鍋手柄加上O環已要六十多磅,於是想起最近某blogger介紹的電子壓力鍋。嗯,其實幾年前已不相信網路紅人的推介,雞脾打人牙骹軟,就算疑似好物,有時反而因bloggers們鋪天蓋地的寫而打折扣。不過印象中這blogger平日沒怎麼寫推介,鍋子又是自己真金白銀買還老遠從英國寄回澳洲,好像比較信得過嘛。買個電子壓力鍋才九十幾磅。


經過連日來的研究,在網上看了很多評論,有台灣普通主婦寫的,也有美國明星blogger寫的。好評很多,又說這是加拿大華人開發的產品,比單純的國產有保證云云 (不過從來沒人提起產地,看來還是大陸工廠製造的)。

寫了一大堆,但我說的其實是,我最後還是為原有的壓力鍋買了新手柄及O環。

始終對有可能是made in china 的電器有點戒心(不是歧視大陸,膽小的人連意大利的壓力鍋或小電器都信不過...),亦因為我家用電磁爐,平日不鏽鋼壓力鍋的加熱速度很快,幾分鐘即可升壓,電子的反而要等廿多分鐘。

更重要的是,如果換了電子鍋,家中原有的壓力鍋就立即變成廢物。這樣說可能有點老土,但我們平日不是說很多環保減碳、無肉星期一、不吃牛肉多吃菜之類嗎? 或許除了改變飲食習慣,生活中還有別的事可以做,例如,如果東西能修好,那不如考慮先修好而不買新的吧,尤其是修好東西所需要的開支還是比買新的更低。

而且德國製傳統壓力鍋,大概比中國製電子壓力鍋讓人安心一點點吧。

(OK,我嘴巴跟身體都很誠實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